1、贾谊代表作品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吊屈原赋》、《鵩鸟赋》。《过秦论》《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吊屈原赋作者是汉代文学家贾谊。贾谊在朝廷受毁谤与排挤,在公元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
吊屈原赋作者:贾谊 贾谊 (汉代名士)编辑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吊屈原赋》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作品。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西汉. 贾谊《吊屈原赋》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汉. 贾谊《吊屈原赋》赏析 吊屈原赋(并序)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1、这篇《吊屈原赋》,是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
2、贾谊在长沙地区所作的《吊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它和《鵩鸟赋》都作于长沙,所以长沙在汉赋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贾谊任职长沙王太傅其间,虽然心情是忧郁的,但并没有忘怀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3、《吊屈原赋》作者是贾谊。《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辞赋作品。
4、《吊屈原赋》属于骚体赋的体裁。《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作品。汉文帝四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此赋。
5、《吊屈原赋》是在贾谊被贬长沙时所作。贾谊在赋中对屈原的遭遇表示深深的悼惜,这其实就是对他自身的处境感到悲伤,因为他们的经历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1、张衡 《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2、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3、第三,张衡的作品《京都赋》是一篇文学名篇,其文笔雄浑豪放,以京都(今天的南京)为主题,描写了当时京都的繁华和文化底蕴。全文通过对京都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精彩描写,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丰富。
4、骚体赋的代表作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枚乘的《七发》;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司马相如的名篇《子虚赋》、《上林赋》代表了汉代散体大赋的更高成就。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1、贾谊在赋中对屈原的遭遇表示的深切悼惜,其实就是对自身处境的伤感,因为两人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是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以表达对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状况的极大不满。
2、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
3、此赋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