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董之以严刑 谏太宗十思疏 的翻译

2023-09-28 1:00:41 体育知识 吕布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虽董之以严刑 谏太宗十思疏 的翻译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翻译:当时上书言事的大臣很多,有的(大臣言事)不切实际,皇帝厌烦。原文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2、谏太宗十思疏翻译如下: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3、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4、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如下: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5、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出处:出自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董之以严刑.那句没有通假字?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huó)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hé)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的翻译_百度知...

意思: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出处:《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的意思是说:虽然很谨慎使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文: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虽董之以严刑的之的用法

虽董之以严刑的之的用法: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

虽董之(代词)以(用)严刑,震之(代词)以(用)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①必竭诚以待下:形容词作名词,诚心。②诚能见可欲:如果。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方位状语作名词,臣下的意见。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原句: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

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谏太宗十思书全文翻译

翻译:当时上书言事的大臣很多,有的(大臣言事)不切实际,皇帝厌烦。原文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27]劳神苦思:劳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使……辛苦。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太宗十思疏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逐字翻译介绍如下: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1、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2、《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如下: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3、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

4、《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

5、谏太宗十思疏chénwén:qiúmùzhīzhǎngzhě,bìgùqígēnběnyùliúzhīyuǎnzhě,bìjùnqíquányuánsīguózhīānzhě,bìjīqídéyì。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lvqb.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