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熔化知识点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1、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要特别注意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下面总结了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2)单位:J。
2、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
3、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4、熔化知识点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导线:传输电能; (4)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之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
g=8N/kg。读法: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11Kg≠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2、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不要说分子的扩散)。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1、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2、物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 /s。
3、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 (O),使杠杆转动的力叫 (F1);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 (F2),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动力臂(l1),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阻力臂(l2)。
4、【篇一:杠杆】知识点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
5、物理一般指物理学。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6、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
1、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1 电功率知识点 总结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6×106焦耳。
2、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
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