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夫℡☎联系: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
邓攸,《晋书·邓攸传》载:攸,字伯道,河东太守,战乱中遇盗贼舍子保侄,故无子。后至50岁由继室生一子。寻,随即。知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潘岳,晋人,妻殁后作《悼亡》诗三首,哀感顽艳。
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首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这样的赞誉,元稹这三首诗当之无愧。
出自中唐诗人元稹的《遣悲怀·其三》二十四岁的元稹娶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季女韦丛;三十岁时韦丛卒,元稹写下“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诗句。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夫℡☎联系: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
编纂《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称:“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1、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2、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
3、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系列:唐诗三百首 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4、遣悲怀三首·其三【作者】元稹 【朝代】唐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译文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