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从《诗经》到唐诗 《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独尊儒术的结果——正统思想 文化主流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1 内外服制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之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 *** 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1、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习!【一】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而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2、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 *** 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4、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总结 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5、韩非子的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一】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而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篇一】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从《诗经》到唐诗 《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 *** 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点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