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

2023-10-10 19:07:22 体育知识 吕布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

2、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3、【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4、【原文】:琵琶行/琵琶引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5、《琵琶行》的原文如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上一句

1、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进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2、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4、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终岁不闻丝竹声”是什么意思?

意思: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出自琵琶行意思是一年到头都听不到像丝竹一样高雅的音乐。浔阳江(1)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2)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终岁不闻丝竹声整句的意思: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修辞手法

“终岁不闻丝竹声”用了夸张的修辞 *** ,表现出浔阳这个地方的偏僻环境和荒凉的文化氛围,以凸显浔阳与诗人原来身处的繁华长安的差距,从而烘托出诗人心中的失意与苦闷之情。

该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里用 *** 乐器的材料“丝竹”代指乐器。整句话的意思是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原诗节部分选为: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借代,“丝竹”代指乐器。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原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译文: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lvqb.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