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
1、在做白细胞计数时需要计数的是四角的四个大方格,之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样本的白细胞数值,计数公式为:红细胞计数=N/4×10×106×20。其中N除以4计算一个大方格中的白细胞的个数,最后乘以20为红细胞的稀释倍数。
2、细胞悬液细胞数/ml=4个大格细胞总数/4×10,000。如计数前已稀释,可再乘稀释倍数。计数时,只计数完整的细胞,若聚成一团的细胞则按一个细胞进行计数。
3、白细胞浓度计算公式MCV=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L)X10的15次方/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浓度数(个)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克数(g)/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L/L)MCV。
4、白细胞是计算个数的,4-10×10的9次方个/每升,所以为G/L。10^9/L=10^9 G/L(个/升)。这是个习惯问题,过去老的标准白细胞计数单位是:个/立方毫米,现在的计数单位是个/立方分米一些老医生还是习惯说老单位。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统计的一种 *** ,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五种。
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是血液涂片后经瑞氏染色后,油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特点逐个分类计数(一般计数100-200个白细胞),并观察其形态的变化,然后求各种白细胞的比值(百分比)。
库尔特原理:悬浮在电解液中的颗粒随电解液通过小孔管时,取代相同体积的电解液,在恒电流设计的电路中导致小孔管内外两电极间电阻发生瞬时变化,产生电位脉冲。脉冲信号的大小和次数与颗粒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一)原理 将全血用稀酸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内,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1、白细胞是计算个数的,4-10×10的9次方个/每升,所以为G/L。10^9/L=10^9 G/L(个/升)。这是个习惯问题,过去老的标准白细胞计数单位是:个/立方毫米,现在的计数单位是个/立方分米一些老医生还是习惯说老单位。
2、白细胞数的测定原理 用稀醋酸溶液将血液稀释后,红细胞被溶解破坏,白细胞却保留完整的形态,混匀后充入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中的白细胞,经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
3、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0~10)×109/L(4000~10000/μ1),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生理变异范围较大。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减少。
4、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L=M×(100/100+N)M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N为在白细胞分类时,计数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5、用“正”号表示依次记录下白细胞。缺点:不能随时反应已数细胞总数。半记录法:默记分类细胞总数,将除中性以外的白细胞划出或用手摁计数器记出。
6、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