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qí 。古同“其”。姓。读jī。中文字,垫物的器具;底座。比如:丌槽位置。山东日照方言磨丌(jī)子。
1、拼音: [qí] [jī]释义: [qí] 古同“其”。姓。 [jī] 垫物的器具;底座。
2、丌,拼音:qí jī 简体部首:一 五笔:gjk 总笔画:3 笔顺编码:一ノ, 解释:[qí ]古同“其”。姓。[jī ]垫物的器具;底座。
3、丌 [qí]古同“其”。 姓。 丌 [jī]垫物的器具;底座。笔画数:3; 部首:一;相关词语:丌官[qí guān]复姓。
4、读qí 。古同“其”。姓。读jī。中文字,垫物的器具;底座。比如:丌槽位置。山东日照方言磨丌(jī)子。
5、丌两个读音:jī;qí。基本解释 丌【qí】古同“其”。姓。丌【jī】垫物的器具;底座。康熙字典 《集韵》居之切,音姬。《说文》下基也,荐物之具。象形。又《集韵》其古作丌。注详八部六画。
6、你好!丌qí(1)ㄑㄧˊ(2)古同“其”。(3)姓。(4)郑码:AND,U:4E0C, (5)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32基本词义丌jī(1)ㄐㄧˉ(2)垫物的器具;底座。
1、丌姓氏读:qí,声母是q,韵母是í。丌姓,中国姓氏。丌官,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官名,为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职。在古代,笄礼是少年年至十五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的象征。
2、读qí 。古同“其”。姓。读jī。中文字,垫物的器具;底座。比如:丌槽位置。山东日照方言磨丌(jī)子。
3、丌两个读音:jī;qí。基本解释 丌【qí】古同“其”。姓。丌【jī】垫物的器具;底座。康熙字典 《集韵》居之切,音姬。《说文》下基也,荐物之具。象形。又《集韵》其古作丌。注详八部六画。
4、丌 [qí]古同“其”。 姓。 丌 [jī]垫物的器具;底座。笔画数:3; 部首:一;相关词语:丌官[qí guān]复姓。
5、姓氏“π(兀)”读作wù。拼音:wù 释义: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6、姓氏π读音为wù。兀姓,现行较罕见姓氏。河南三门峡市原店、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运城以及吕梁、晋中等地区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