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明镜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2023-10-17 6:23:52 体育知识 吕布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禅诗,解释如下: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是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如同一座明亮的台镜,要经常勤加拂拭,不要让它染上尘埃。这首诗出自唐代高僧神秀的《偈一》。

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3、解人的自身如同菩提树,心像明镜台一样。不时地拂拭他们,不要让它们沾染尘埃。拓展:作者简介: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

“菩提本无树,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_百度...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

2、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3、字面意思: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原文:作者:惠能 年代:初唐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单从字面理解是这样的: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何意思?出自哪?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出自《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见载于《坛经》,因为是以菩提为题所以称为菩提偈。

2、原文出自唐代六祖慧能所作《菩提偈》:菩提偈 唐代:六祖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3、此是禅宗五祖的弟子神秀的偈子。意思是:身体犹如产生智慧的菩提树,内心犹如能够观照一切的明镜,要时时刻刻像擦试镜子、不让它沾了灰尘一般反观自心,远离烦恼,精进修行。

4、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

5、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一则对联,通常用以教育人做人要光明正大,表里如一,出自唐代作者慧能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6、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的意思。原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寓意呢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禅诗,解释如下: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是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如同一座明亮的台镜,要经常勤加拂拭,不要让它染上尘埃。这首诗出自唐代高僧神秀的《偈一》。

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喻我们的「色身」本来就具有智慧,就如同一棵「智慧树」;我们每一个人的「光明心灵」,本来是没有「尘垢烦恼」的,如同象一座本来没有尘垢的「明净镜台」。

4、大意是,众生的身体就如同智慧树菩提,心就如同干净的镜台。要经常的擦拭,不要让其沾染灰尘。这里的尘埃意指尘世间的一切事物。

5、相传弘忍为付衣法,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未付衣法。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求出处?

1、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2、《菩提偈》唐·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3、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4、原文出自唐代六祖慧能所作《菩提偈》:菩提偈 唐代:六祖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lvqb.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