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六十四章,《先秦散文·老子·其安易持章,原第六十四章》原文鉴赏

2023-10-21 12:52:11 体育知识 吕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_百度...

1、见《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先秦散文·老子·其安易持章(原第六十四章)》原文鉴赏

其安易持①,其未兆易谋②。其脆易泮③,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本,生于毫末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第六十四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在本章中,老子先是阐发了透过事物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之处,但是在两千五百年前,它却是振聋发聩之语。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之一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从一个侧面谈防患于未然。第二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其脆易泮③,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者是谁

正确答案: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出自《道德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出自:荀子《劝学》 。原文片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先秦·李耳《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告诉我们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百个理论不及一个实践的道理。

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千里之行,作者是老子,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全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联系: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释 义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之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lvqb.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