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注 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粟:泛指谷类。子:指粮食颗粒。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1、《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之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2、《 悯农 》作者 :李绅 原文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翻译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3、古诗《悯农》一般指《悯农二首》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原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悯农》一般指《悯农二首》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原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译文二 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滴进禾下的土地。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前言】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