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歌德浮士德 浮士德· 德国 歌德 作品提要 作品选录 赏析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在马洛的剧本里,浮士德已经是一个“为了追求一切知识,尝试一切经验而把灵魂抵押给魔鬼”的人物;而克令格尔的浮士德与魔鬼签约,“是为了借助超人的魔力以控制或铲除世界上不公正的现象”。
2、浮士德》的内容是复杂的、深邃的、多层面的,既有现实主义的东西,如对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现实生动个体的描绘(格莉琴悲剧、宫廷生活),又有浪漫主义的,天马行空的奇异幻想(上帝和魔鬼的赌赛,浮士德与海伦的结合生子)。
3、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之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4、由于《浮士德》要概括的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代,作品不能不借助许多象征性或譬喻性的形象。例如绝代美女海伦象征着古希腊艺术之美,浮士德追求这种古典美的失败,意味着他想通过艺术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的失败。
5、写浮士德和小市民出身的玛甘泪相爱,遭到封建和宗教势力压制,他们的私生子被溺死,玛甘泪被投入监狱,判处死刑。浮士德的生活悲剧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世人生享乐的幸福观与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对立,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浮士德》是德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歌德的名作。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和魔鬼梅非斯托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
浮士德作者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浮士德》反映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概括了这一阶段的人类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浮士德》讲述了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是歌德。《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简介《浮士德》是诗剧。共2卷。
主人公的原型浮士德是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的一位半神话半真实的人物,似乎是位魔法师。传说他与魔鬼订了出卖灵魂34年的契约,生前尽情享受,死后入地狱。在18世纪末,德国用这一题材创作的作家就有20多人。
1、体现了荣格的原型说,即集体无意识,在这里,浮士德是德意志文化的象征,体现在每个德国人的灵魂中,而歌德则只是将这种已经存在的精神原型加以创造,产生了浮士德。
2、荣格在这里可能把“歌德”理解为体现出“人生价值的歌德”,所以没让《浮士德》面世之前的“歌德”是没有体现出人生价值的歌德,正是因为《浮士德》的面世才歌德的人生价值体现出来,才为世人所知。
3、浮士德读后感(二)荣格曾经这样评价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1、浮士德作者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
2、很显然,这是象征和隐喻的说法,浮士德不仅是那个时代人类的代表,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隐喻,他的五种追求正是我们人生的五个境界,浮士德获救升天的乐观结尾,象征天主也代表歌德本人对于人类光明未来的预见。
3、《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之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4、《浮士德》是欧洲四大名著之一。是25岁就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天才作家歌德,用60年时间完成的作品。虽说是花费了六十年完成的,但书本身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厚。一万多行的长诗,每天读一千行,十几天就可以读完了。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