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马氏体区别如下:组成成分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马氏体有两种类型。
1、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联系:组织,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2、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联系:组织,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3、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11%。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马氏体(Martensite)是指在钢铁中,经过淬火或冷却处理后,在晶体中发生相变产生的组织结构。其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不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呈现深灰色的金属光泽。
马氏体是一种金属晶体组织结构,指的是由奥氏体直接转变成为非一致性的晶体结构。具体来说,马氏体转变是指当高碳钢等含碳量较高的合金钢在高温下快速冷却到室温时,奥氏体会发生相变,形成马氏体。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联系:组织,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联系:组织,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奥氏体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联系:组织,通常是-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Fe。组成成分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A-表示奥氏体不锈钢,C-表示马氏体不锈钢,F-表示铁素体不锈钢。组别分为A1~A5,其每组的化学成分是不一样的。具体内容可以查看GB/T3096-2014中的附录B。
奥氏体06cr19ni10(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市场上常见的标示 *** 中有06Cr19Ni10,SUS304。其中06Cr19Ni10一般表示国标标准生产,一般表示ASTM标准生产,SUS304表示日标标准生产。
奥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类中钢种最多、使用量更大的一种(约占整个不锈钢产量的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