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此内容出自孔子的《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1、也是夫子把自己最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知己不期而至,远道而来,高兴之情,无法形容;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
2、《学而》原文翻译如下: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3、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原文选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4、全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出自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详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开头,当然不是一般所解那般肤浅可笑。
1、解释: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出自:孔子的《论语》。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论语》的之一句话。
3、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之一种解释为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此内容出自孔子的《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全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为论语当中的名句,为后代相传,对于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