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
1、《登快阁》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七律。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2、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
3、《登快阁》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七律。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4、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这首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知县。
5、《登快阁》是黄庭坚元丰五年(1082年)在吉州太和县当知县时所作,时年38岁。作者常去游览赣江边上的快阁。登阁远眺,高吟抒怀。首联透露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
6、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诗。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
1、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时。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自指。了却:完成。
2、《登快阁》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七律。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3、”意思就是说要会糊涂才能畅快做官。诗人活用典故,以“痴儿”自命,一开始就表现了一种自快、自放、自许的“兀傲”神情。“东西”,即时东时西地来回踱步。“倚”,即倚阁凭栏。都表现了对雨后晚晴景色依恋不舍的感情。
1、登快阁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代·黄庭坚《登快阁》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
4、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这首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知县。
5、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6、《登快阁》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翻译为我并非大器,只会认真做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赏析】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
2、诗的首联叙写公余登阁欣赏雨后新晴的晚景。起句就巧妙地从“快阁”的“快”发生联想,使典用事。《晋书·傅咸传》载有夏侯济者谈做官诀窍,中有“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3、赏析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诗。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
4、赏析: 《登快阁》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年)任太和(今江西太和)知县时,办完公务游玩快阁之后而作,时年三十八岁。 首联两句写公余之暇登阁远眺。
5、《登快阁》是黄庭坚元丰五年(1082年)在吉州太和县当知县时所作,时年38岁。作者常去游览赣江边上的快阁。登阁远眺,高吟抒怀。首联透露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
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代·黄庭坚《登快阁》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这首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知县。
3、登快阁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4、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5、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这一首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6、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