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和解凝膏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
1、【答案】:B 提脓去腐药具有提脓去腐的作用。适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之际。提脓去腐的主药是升丹,目前常用的有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等。
2、提脓祛腐药的主药是升丹,此外,尚有不含升丹的提脓祛腐药,如黑虎丹,用于升丹的过敏者。
3、疏风祛寒、消肿软坚的作用,适用于半阴半阳证;咬头膏用于治痈疖脓熟不溃,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千捶膏性偏寒凉,功能消肿、解毒、提脓、祛腐、止痛。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
4、【答案】:B 八二丹由熟石膏、升丹按八比二的比例配制而成,具有提脓祛腐的功效,主治溃疡脓洗不畅。
5、(1) 消散药:临床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限局于一处者。阳毒内消散、红灵丹功能活血止痛,消肿化痰,用于一切阳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有温经活血,破坚化痰,散风逐寒之功,用于一切阴证。
6、【名称】生肌拔毒散【组成】象皮、穿山甲、龙血竭、守宫、三乳香、没药、七叶一枝花、儿茶、麝香等。【性状】本品为中药粉末;气香、味苦涩。【功效】提脓祛腐、拔毒生肌、活血消肿、消瘀止痛、敛疮生新。
阳和解凝膏 【来源】《外科全生集》。 【异名】阳和膏(《经偏方》卷上)。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阳和膏 1 阳和膏的别名 阳和解凝膏、阳和膏[1]。
【答案】:E 阳和解凝膏 【功能】温阳化湿,消肿散结。【主治】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所致的阴疽、瘰疬未溃、寒湿痹痛。当归苦参丸 【药物组成】当归、苦参。【功能】活血化瘀,燥湿清热。
【功用】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 【主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
阳和解凝膏,温阳化湿,消肿散结。用于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所致的阴疽、瘰疬未溃、寒湿痹痛。
如太乙膏性偏清凉,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适用于阳证,为肿疡、溃疡通用之方。阳和解凝膏性偏温热,功能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适用于阴证疮疡未溃者。
古籍中的九仙丹 《丁甘仁医案》:[卷八外科案]发背 三钱)红枣(五枚)外用海浮散、九黄丹、补天丹、九仙丹,阳和膏。
古籍中的山莲散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四(外科)]瘰 增。外贴阳和膏,内服大枣丸,始终用荆芥汤洗,以山莲散敷,九十日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