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 [成语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典故出处]《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1、[不惑之年]百科解释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2、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3、不惑之年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不惑之年 [成语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典故出处]《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成语:不惑之年【释义】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用法】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
不惑之年:【基本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拼音读法】:bù huò zhī nián 【使用举例】: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