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龙门石窟资料龙门石窟的详细介绍资料,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2、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5公里处,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
4、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5、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
6、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门票价格90元,开放时间07:30~18:30。
据历史记载,龙门石窟始凿于**唐朝**时期。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更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更高峰。
龙门石窟历经了4个朝代:北魏、北齐、隋、唐。北魏时期(386年-534年):龙门石窟的建造始于北魏时期,这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黄金时期之一。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
龙门石窟是唐朝时期的著名佛教艺术遗址。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多个朝代,持续了400多年之久。
龙门石窟经过了4个朝代的建造,分别是北魏、隋唐、北宋和明清。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它的建造历经了多个朝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
问题五:洛阳龙门石窟创建在那年什么朝代公元493年北魏年间始建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搐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更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更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问题一:龙门石窟在哪个朝代的事件之后建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
历史:根据《魏书》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迁都洛阳前后。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直至北宋。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品。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更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77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的营造,持续长达400余年,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6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