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的交界处。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太子石:太子石异峰突起、云雾飘渺;翻天印造型奇特、惊险奇绝。它们见证着梵净山亿万年来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 承恩寺:红云金顶与月镜山之间,是梵净山弥勒道场的主寺庙镇国寺。
景点介绍游玩梵净山,你一定不能错过蘑菇云、红云金顶和老金顶这三个景点。巍峨的梵净山,静静的屹立在武陵山脉上,宛如一位与世隔绝的世外高人。在这里你可以看见蘑菇形状的石头伫立在海拔2381米的山顶。
为保护梵净山的生态,景区已拆除山顶和半山腰大部分旅馆,唯一认可的只有“万宝岩餐厅”(价格高,设施简陋,看日出唯一选择)。所以建议大家还是选择梵净山脚的住宿,山脚的某个村落也可能有惊喜。
梵净山内好玩的景点有:蘑菇石、老鹰岩、红云金顶、万米睡佛、万卷经书。 梵净山 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这里的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
梵净山在贵州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梵净山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梵净山,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为7714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39平方千米。
梵净山在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 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
梵净山在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县、印江自治县、松桃自治县交界处。
梵净山在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处。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
梵净山介绍和特色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凤凰山主峰更高海拔2572 米(红云金顶海拔2494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
一则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二则因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一片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亦称“大灵山”。
梵净山(Mount Fanjing),原名“三山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梵净山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