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兄弟们!聊到咱CBA,特别是北京控股男篮,你之一个想到的硬汉是谁?别跟我提马布里啊,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队里,要说那个在内线翻江倒海,一身腱子肉,打球跟拼命三郎似的,那必须得有余长栋一席之地!但是,今天咱们不聊他的球风,不聊他的合同,就来扒一扒一个困扰无数球迷的“世界级难题”——余长栋的身高,官方报的2米06,这数字,它保真吗?
打开任何一个官方资料库,不管是CBA官网还是各大体育APP,余长栋的注册身高白纸黑字写着:206cm。体重呢?114kg。好家伙,这数据一看就是个标准的内线 *** ,一个行走的两米零六壮汉,在禁区里绝对是一堵墙。每当解说员喊出“余长栋强硬地卡住了位置!”的时候,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一个高大威猛的身影。这个2米06的标签,就像他球衣上的号码一样,成了他身份的一部分。
但是!来了来了,转折它虽迟但到!每当夜深人静,总有那么一群拿着放大镜看球的“列文虎克”们,在论坛和弹幕里发出灵魂拷问:“大俞真的有2米06吗?”“我怎么看他跟我们小区那个2米的体育生差不多高?” 这就引出了CBA经久不衰的都市传说之一——球员身高之谜。这玩意儿简直比百慕大三角还神秘,球员的身高就像薛定谔的猫,你不把他和另一个人放一起比,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是多高。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咱们“球迷侦探社”今天正式开张!之一步,就是最直观的“参照物对比法”。咱们来看看大俞和队友、对手站在一起时的名场面。当余长栋和他的北控队友,同样是内线悍将的邹雨宸站在一起时,情况就变得非常有趣了。邹雨宸的官方身高是2米08,理论上应该能看出明显的差距。可是在很多同框照片里,俩人瞅着……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兄弟你是不是偷偷垫内增高了”的既视感,差距微乎其微。这就让吃瓜群众们的小脑袋瓜里充满了大大的问号:到底是余长栋悄悄长个儿了,还是邹雨宸……咳咳,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再换个参照物。当北控对阵福建,余长栋和“大王”王哲林对位时,画面感就完全不一样了。王哲林的官方身高是2米14,这可是实打实的“高塔”。俩人往内线一站,那个身高差就非常明显了,大俞在大王面前,确实显得“小鸟依人”了一些。这就让整个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你说他没有2米06吧,他跟2米08的站一起差不多;你说他有2米06吧,他在2米14的面前又显得没那么“伟岸”。这身高,简直是“遇强则强,遇弱……啊不,是遇差不多的也强”!
这时候,就有资深老炮儿出来科普了,这就不得不提到篮球圈一个公开的秘密——“穿鞋身高”和“裸足身高”。这简直是堪比“豆腐脑该吃甜的还是咸的”一样的终极哲学问题。很多球员上报的身高,其实是穿着那厚底篮球鞋测量的。你想想,一双专业的篮球鞋,带气垫的,那鞋底厚度,增加个2-3厘米不是洒洒水啦?所以,很多球迷推测,余长栋2米06的官方身高,很可能是穿鞋身高,他的裸足身高,可能在2米03到2米04之间。这么一想,好像一切都合理了起来!
其实吧,纠结这几厘米的数字,有时候真的有点钻牛角尖。因为在篮球场上,尤其是在余长栋这个位置上,身高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准。大俞能从福建打到新疆,再到现在的北控,并且一直都是球队内线的重要轮换,靠的从来都不是那纸面上的2米06。他靠的是什么?是他那堪比“推土机”一样的下盘力量,是他那“球在哪我在哪”的篮板嗅觉,是他那“甭管你多高,先顶你一下再说”的强硬防守态度。
你看他在场上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蓝领硬汉”。脏活累活抢着干,卡位、挡拆、抢篮板,样样都是卯足了劲儿。他的打法,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身高不够,吨位和态度来凑”。闵鹿蕾指导为什么这么信任他?就是看中了他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在CBA这个长人如林的联盟里,余长栋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一个2米出头的球员,同样可以在三秒区里拥有自己的一片天。他或许没有周琦那样的静态天赋,也没有王哲林那样的绝对高度,但他有的是一颗永远在燃烧的“战斗之心”。
球迷们亲切地叫他“大俞”,这个外号里充满了肯定和喜爱。大家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那可能是“带水分”的2米06,而是因为他在场上表现出的那种爷们儿气质。每当球队打不开局面,他总能用一个关键的前场篮板或者一次强硬的防守,来点燃全队的 *** 。这种球员,就是球队的“润滑剂”和“强心针”。所以,当咱们下次再看北控的比赛,看到余长栋在内线和对手肉搏时,别再纠结他到底是2米03还是2米06了。
你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功能型2米06”,这个身高代表的不是一个绝对的物理数值,而是一种能够在CBA级别的对抗中稳定输出的战斗力。他在场上飞奔,跳跃,用肌肉和汗水告诉你,篮球这项运动,最终比拼的还是综合实力。不过话说回来,你知道长颈鹿打喷嚏的时候,脖子会不会断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