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星又称为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更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5倍。
木星古称岁星,因为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2年,与中国地支纪年法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岁星。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磁场十分强大,其背对太阳一面的磁场甚至延伸至土星轨道)。
我国古代将木星称之为岁星。古人将木星所处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木星被称作岁星。木星自转快速,呈现扁球体,它的外大气层明确,按照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因其其巨大引力处理了多个小行星,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
木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古代,木星称为岁星,是因为古人在历法上曾采用过“岁星纪年”。木星是距离太阳第5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更大的行星。木星绕太阳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12年。
木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岁星。岁星之名的由来是因为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为12年,而我国历法中的地之也是12年,因此,它就像挂在天上的一个时钟,古代人们通过它那规律的运行来记载着天干地之。
1、木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岁星。木星(Jupiter)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更大的行星,截至2019年已知有79颗卫星。古代中国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2、一说为木星(岁星),一说为主四时寒暑之神,一说为十二时辰之神。岁星:中国古星名,就是现在太阳系8答行星之一,木星。也称“太岁”,又称大浩(太昊)。
3、古人所称之「岁星」,就是现在的「木星」。「岁星」由西向东绕日运行,约12年运行一周,因此古人就将这12年岁星所在位置称为「岁名」。
4、一说为十二时辰之神。岁星:中国古星名,就是现在太阳系8答行星之一,木星。也称“太岁”,又称大浩(太昊)。当前木星于“人马座”运行,现在晴天的天要亮时,南边看见一颗略黄的亮星,就是岁星——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