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期是出疹期,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早期可以出现精神差、食欲下降、低热、身体不舒服、腹痛。发热1-2天后口腔可以出现大小不等的疱疹、丘疹,手足、臀部逐渐出现红色的丘疹、疱疹。
1、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可自愈。
2、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孩子会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
3、病发后的的两天左右,孩子口中会有水泡产生。水泡溃烂时会产生很大的疼痛感,这时一定要耐心安抚孩子。口水增多和哭闹是正常的,要及时安抚。这时孩子的食欲不好,家长可以有选择地给孩子提供食物。
4、初期症状有发热乏力,口腔和手脚出现椭圆形的小水泡,周围有红晕,有触痛感。一般前期症状是有一些发热乏力等的,这两个是不能诊断的,达到一般的典型的表现就在手足口上,肯定是既有手,又有脚,又有口三种情况。
1、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是手、足、口有出疹的症状。即皮疹表现在手指、脚趾、手掌面、手背、脚掌、脚背,或者在口腔里面会有类似口腔溃疡的红疹。表现为口腔内一个一个红起来的红疹,可认为是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手足口病的症状 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3、一般症状表现:(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4、发热 患者会有体温升高(多为37~38℃的低热),一般会在出疹前的3~6天中出现,会持续1~3天。发热的同时,可伴随食欲缺乏、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
5、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6、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1、回答:病情分析: 您好,手足口病的特征性症状主要是发热、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
2、手足口病多数会在夏天及初秋出现。 病症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
3、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手足口病的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