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赋原文: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1、最出名的《子虚赋》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
2、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子虚赋》《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3、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
4、《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据《史记》记载,《子虚赋》写于梁孝王门下,《上林赋》写于武帝朝廷之上,是司马相如最著名的作品。
5、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长门赋译文是: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来临。芳魂飘散不再聚,憔悴独自一身。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
据传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汉代长安别宫之一,在长安城南,原是馆陶公主献给汉武帝的一所园林),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百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
阿娇以及她的母后集团备上百金,聘请大才子司马相如,阿娇向司马相如倾诉着一腔苦水,如泣如诉,十分哀恸。司马相如被这个痴情的女子深深的打动,于是便铺纸挥毫,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长门赋》。
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愿郎君颁下回音。明知是虚言仍然愿意相信那是诚恳,期待着相会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