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课经济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解读热点经济问题背后真相:一课经济学 作者:[美国]黑兹利特新版序本书之一版于1946年推出,先后已有8种语言的翻译本,也出版了好些平装版本。
1、机器、技术、进步、自动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并不会使人失去工作。机器带来的实际功效是促进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增加经济福利。
2、经济学的道理很简单,只是被人们说复杂了,经济学可以简化为一堂课,而这堂课又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在商业街上,一名顽童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补窗户需要花250美元。有人说又创造了250美元GDP,还推动了玻璃业的发展。
3、提到经济学,很多人的之一反应都是:哎呀,经济学就是什么市场经济波动,都是很专业、很枯燥无聊的东西了,是那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和企业高管研究的事情,我不感兴趣,和我这小老百姓也没啥关系,没必要知道和了解。
《一课经济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是美国知名经济撰稿人,奥地利学派代表。熟悉奥地利学派的观点是: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反对 *** 干预,这也为本书定下基调!主要观点:破窗谬误及变体。
亨利·黑兹利特,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的总编把他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畅销了70多年的经济学经典入门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
《一课经济学》(Economics in One Lesson),较早的经济学著作了,但是十分经典。
作者:(美)亨利·黑兹利特 译者:蒲定东 豆瓣评分:4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0-1 页数:198 内容简介:《一课经济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一课经济学》(Economics in One Lesson),作者Henry Hazlitt。
首先,战争把人们的财富都摧毁了,所以创造的仅仅是需要,而不是需求。只有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需要不能。其次,“战后优势”的说法,这也是一个谬论。
《一课经济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是美国知名经济撰稿人,奥地利学派代表。熟悉奥地利学派的观点是: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反对 *** 干预,这也为本书定下基调!主要观点:破窗谬误及变体。
当我们专注于某个单一经济群体时,看起来可能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事情,在转而考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每一个人的利益时,却有可能是一串错觉。认识问题的整体而不是片面,这就是经济科学的目标。
经济学的道理很简单,只是被人们说复杂了,经济学可以简化为一堂课,而这堂课又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在商业街上,一名顽童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补窗户需要花250美元。有人说又创造了250美元GDP,还推动了玻璃业的发展。
提到经济学,很多人的之一反应都是:哎呀,经济学就是什么市场经济波动,都是很专业、很枯燥无聊的东西了,是那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和企业高管研究的事情,我不感兴趣,和我这小老百姓也没啥关系,没必要知道和了解。
真相: 利润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利润的一大功能是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依照需求来配置各种不同商品的相对产出。自由价格和自由利润会比任何其他体系都更迅速地促成生产更大化,缓解供不应求。
“‘破窗理论’错得这么离谱,却依然非常流行,这恐怕要归功于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家。他们炮制的‘鼓励消费理论’、‘假日经济理论’、‘拉动需求理论’。现实 实际上,很多经济政策就是破窗的做法。
经济学谬误均出自两个基本的错误: 错误在于如果玻璃没有损毁,面包店的老板也会去别的店消费,也会拉动经济。而这个社区却 损失了一面完好的玻璃 。社区变得比以前更穷。
《一课经济学》| 王海解读 关于作者 亨利·黑兹利特,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的总编把他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