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书撰史: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包括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担任科举考官:翰林院还负责选拔、培养文学侍从之臣,被称为“储相”。
1、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编修一职从清朝起正式确定。
2、侍讲 :为皇帝或太子讲学,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修撰: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3、翰林修撰是翰林院中负责修国史的官员,翰林院是明朝进入内阁的必经之路,所以进入翰林院后一般都会很快升迁,举人高中状元后就是被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品级为从六品。
4、楼上讲翰林院修撰就是状元是不准确的。明代翰林院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修撰只是中级官员,不可能都由状元担任。只是状元起点较高而已。
1、翰林院编修,一般来说是科举考试的殿试之后,由榜眼、探花授编修。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品级为正七品。代表人物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
2、修撰: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编修:负责编纂记述,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检讨:掌修国史,校对整理。
3、翰林修撰是翰林院中负责修国史的官员,翰林院是明朝进入内阁的必经之路,所以进入翰林院后一般都会很快升迁,举人高中状元后就是被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品级为从六品。
4、楼上讲翰林院修撰就是状元是不准确的。明代翰林院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修撰只是中级官员,不可能都由状元担任。只是状元起点较高而已。
5、庚辰科应该指是会试的年份,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的官衔,一般这个职位都授予当年中一甲之一名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是一个类似于秘书之类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