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泻 赤石脂甘温调中,味涩质重,入胃肠,善于涩肠止泻,为治疗久泻久痢、下痢脓血、脱肛之常用药。2 止血 赤石脂味涩,能收敛止血,质重入于下焦,以崩漏、便血者为多用,外用也可治外伤出血。
《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1 处方 赤石脂30克(碎)禹余粮30克(碎)2 功能主治 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
使用于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本品甘涩性平,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者,常与赤石脂相须而用,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本品质重味涩,能收敛止血,主下焦出血证。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神农本草】赤石脂味酸辛,性大温,无毒,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为固肠收敛要药,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神农本草】禹余粮味甘寒,无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为固补下焦要药。
1、【功用】收敛固脱,涩肠止泻。 【主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 【禁忌】急性肠炎及痢疾初起不宜使用。提醒您:赤石脂禹余粮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 *** ,使用前请遵医嘱。
2、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神农本草】赤石脂味酸辛,性大温,无毒,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为固肠收敛要药,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3、治疗下利有四个 *** :痞利,用泻心汤;寒利用理中汤;下焦滑脱下利,用赤石脂禹余粮;小便不利,水走大肠,利小便,用五苓散。临床上光吃汤不行,还有吃点赤石脂的面,止泻效果更好。
4、治久泻、久痢者,常与赤石脂相须而用,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本品质重味涩,能收敛止血,主下焦出血证。
5、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6、禹余粮治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禹余粮.【中药名】禹余粮yuyuliang.【别名】禹粮石、太一余粮、石中黄、余粮石、禹粮土。.【英文名】Limonitum。.【药用部位】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Limonite的矿石。
禹余粮别名有余粮石、白禹余、太一禹余粮。禹余粮,本品为块状 *** 体,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长5~10cm,厚1~3cm。表面红棕色、灰棕色或浅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黄色粉末。
【中药名】禹余粮yuyuliang【别名】禹粮石、太一余粮、石中黄。【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Limonite的矿石。【分布】主产于河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亦产。
摘要:禹余粮是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可以被当作中药材使用。中药禹余粮别名又叫做太一余粮、石脑、禹哀等。禹余粮有着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大便出血、崩漏带下等病症不适。
赤石脂:9~15克。性温,适于久泻久痢的虚征,且有止血作用。禹余粮:甘平,用量和功效同赤石脂。乌梅:3~9克。酸平,用于久泻滑泄,并敛肺止久咳,且能生津止渴,和胃安蛔。罂粟壳:5~9克。
同时,可用一些行气药来治疗腹胀腹痛,如砂仁、延胡索等;此外,赤石脂长于涩肠止泻,是慢性腹泻的常用药物。
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的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女性私处不规则流血等症状。盆腔炎症或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女性的生理特性决定女性生殖器官容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就会引发盆腔炎症。
五石散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毒品。基本成分为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从《世说新语》的这段描述上看,五石散真真算作中原出产的一种毒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