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李德、王明是中国 ***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1、之一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 *** 、朱德。第二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 *** 。第三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 *** 。第四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朱德。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博古、李德、周恩来。
2、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2月-3月 , 朱德.周恩来。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1934年10月,博古,李德。
3、之一次反“围剿”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也就是说王明在国共对峙时期是左倾,抗战时期是右倾。博古李德:博古李德是王明委派来的。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谢谢。
长征初期的领导人是“三人团”,即博古、李德、周恩来。但由于当时的更高领导人博古不懂军事,实权由李德掌控。周恩来只负责一些具体事务,孤掌难鸣。遵义会议后确立 *** 在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博古是政治方面,李德是军事方面,王明当时在莫斯科指挥国内战斗,有苏共支持,所以大量的党员,干部支持王明。
李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 *** 革命军事委员会顾问,博古不懂军事,完全依靠李德,把军事指挥权让给这个外国人。李德实际上取得了军事上的更高指挥权。
首先有一个谬误王明,博古后没有张闻天。张闻天不是错误路线代表。王明、博古以及洋顾问李德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代表人物。遭至长征的被迫进行以及长征初期的重大挫折。
博古生于1908年。17随时,他在苏州的一个技术学校毕业后,进了沪江大学,念英文,并参加了中国 *** 。1926年被派去苏联。博古和他的同班同学王明一样,精通俄语和马列主义。
1、他在中国一共有两任妻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过他们,李德最后于1974年八月在前民主德国病逝。李德在苏联度过了15年。1953年斯大林逝世,翌年,李德获准离开莫斯科,回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李德在1939年6月回到了苏联,一直在文学出版社工作,后来也没有再回到中国。他在中国一共有两任妻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过他们,李德最后于1974年八月在前民主德国病逝。
3、李德回国后结局并不好。由于李德的瞎指挥,最终导致我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巨大损失,接连的战败也让苏区根据地面积迅速缩小,最后只能进行战略转移,开启了漫长的长征之路。
4、他是苏联共产国际派下来的,长征结束之后,李德就返回苏联了,之后再也没有踏入中国,李德前前后后在中国还是呆上了一段时间的,虽然他待的时间不是特别久,但是中间却经历了很多,他不仅担任过红军的军事顾问。
5、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出生在德国慕尼黑,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国党派,后来被捕,越狱逃往苏联,后被派往中国收集情报,阴差阳错下成为了我党红军时期聘请的外国军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