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兵八十万渡江,刘备用诸葛亮计,与孙权连兵。权将周瑜以三十万人会①之,遇曹兵于赤壁。操船首尾相接②,瑜令黄盖以小舟载③枯柴,灌油其中,投书假降于操。时东南风急,盖纵④火烧曹船。
1、原文: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3、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后人有诗曰:“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又有一绝云:“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
“火烧赤壁”也就是“赤壁之战”,它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主要内容: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如下:在三国时期,曹操打算征伐东吴,东吴孙权就和蜀国的刘备抗曹。
庞统巧献连环计,将曹操战船连为一片,于是诸葛亮先是利用地利草船借箭,再是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举起烈火。
火烧赤壁,燃烧了曹操所有战船,并将曹操巧封华容道,却被关羽念及旧情而释放,曹操虽未死,但挫其锐气,毁其精锐,三足鼎立之势便成。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更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
赤壁之战选自《三国演义》第42-49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概括:曹操举兵西征,张鲁派人退敌结果失败,并折损了几名大奖,正当张鲁焦躁时,阎圃向张鲁推荐了庞德,庞德英勇善战,多次帮助张鲁打退了敌兵,张鲁非常高兴。
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了以后,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_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张绣投降曹操后,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但祢衡当众侮辱曹操,使曹操大为不满。曹操使祢衡招降刘表,但祢衡被黄祖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