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句短气促,喷涌而出,极富鼓舞力量。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钧一发”的危急。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以韩世忠为例,提出在大敌当前时,应放宽尺度,重用人才。下片抚今追昔,指出国势垂危的情况下,不应幻想依靠天险,而应依靠能拯世扶倾的英雄。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词作,其中“国脉微如缕”一句是词的之一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宋代衰微不堪的国脉比作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形象贴切。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宋/刘克庄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蒲田一带)人,南宋著名的江湖诗人和辛派词人的重要作家。以荫入仕,淳祐六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
关于贺新郎刘克庄拼音如下: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宋代] 刘克庄贺hè新xīn郎láng·国guó脉mài微wēi如rú缕lǚ国guó脉mài微wēi如rú缕lǚ。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原文: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zhi入手,缚将戎主?—南宋-刘克庄dao【贺新郎】回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南宋-文及翁【贺新凉】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钧一发”的危急。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词作,其中“国脉微如缕”一句是词的之一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宋代衰微不堪的国脉比作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形象贴切。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钧一发”的危急。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
词的上片首句“国脉微如缕”,以“缕”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国家的命脉危在旦夕。接下来的“未必天心如此”则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思进取、国家命脉将断的忧虑。下片则继续借张元干之口抒发了作者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