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县人,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
1、《核舟记》出自《虞初新志》。《核舟记》原文:(作者: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明朝的魏学洢,本文体裁属于记文。文言文还是记叙文…选一个…好难…因为两个都对…那选记叙文吧,因为文言文太明显了。
3、《核舟记》是明末的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4、《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由同时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5、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 作者简介 魏学洢 (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县人,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
6、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得《虞初新志》,略有删节。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各部位人物的神情状貌,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核舟记》以描述核舟为主要内容,表现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精湛,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古代微雕艺术的惊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