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感觉派是一种小说的感觉流派,新感觉派小说是20世纪中国之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
首先,为了表现“主观感觉客体化”这一“新感觉”,他们往往采用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 *** 将主体感受投射到客体上去。在新感觉派作家看来,现实并不是外部的,也不全是内心的,而是感觉和体觉双重类型的混合。
突破传统形式:新感觉派推崇个体经验和感觉的表达,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尝试创造出更直接、更真实的艺术形象。
新感觉派是一种小说的感觉流派,新感觉派小说是20世纪中国之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
表现沉溺在过度声色享乐中的都市人们所感受的精神痛苦,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沉重的空虚感、疲倦感和心理变态。②艺术上的特点是:注重主观感觉意象的刻意追求和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节奏快、色彩浓。
注重心理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突出特点是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心理分析。
1、年代新感觉派是在以横光利片冈铁兵等为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称为“都会主义小说”。从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至同年年底该刊被查禁,是新感觉派小说的萌芽期。
2、中国新感觉派,新感觉派小说家大都是由上海洋场社会塑造出来的作家,所以其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大都市气息。新感觉派注重都市的体验与感受,注重对都市风景炫奇式的展览。
3、“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
4、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新感觉派是20世纪我国之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
②艺术上的特点是:注重主观感觉意象的刻意追求和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节奏快、色彩浓。
新感觉派小说流派特征 作为独立、成熟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作家在思想、艺术追求上显示出一些共性化的特征。
注重心理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突出特点是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心理分析。
新感觉派的创作题材: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并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 *** 的日常现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剥削阶级男女的堕落与荒淫、寂寞与空虚,为开拓中国现代的都市文学建树了筚路蓝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