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读陆放翁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 抒怀、 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
《咏史·其二》的创作背景。《咏史·其二》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盐铁推官任上,商隐在江东一带创作的咏史诗,如《南朝》二首、《齐宫词》、《吴宫》等,主旨基本为讽刺君王耽于酒色佚乐,荒淫误国。
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咏史 朝代:魏晋 作者:左思 原文: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左思《咏史·其二》的思想内容:描述了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原文: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赏析版】虽有用世心,报国却无门,愤激之情发而为诗,权勃郁之气冲孔袭门,指斥封建士族门阀制度扼杀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