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名词解释

2023-09-17 13:09:51 体育信息 吕布

工业区位论的概述

伴随着西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区位论。其先驱者是龙哈德,而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韦伯工业区位论名词解释

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它是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更大的地点。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是之一个系统的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对现实工业布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本中的解释是:“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基本原理 从经济区位的角度选择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经济活动的基本环节中的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说明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韦伯工业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1、同:都涉及到了工业区位对工业生产布局的影响 异: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伯的静态局部平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条件。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和区位论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

2、如一些经典的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等。

3、理论核心: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4、韦伯的区位理论,又被称为“最小运输成本理论”,运用运费差异和原材料失重特性两个指标,以费用等值线圈、结果圈作为分析工具,研究不同类型企业选择的更优区位。

5、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lvqb.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