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5篇)(一)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 ***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三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如下: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2、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有如下: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更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3、【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分数:把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口算乘法:整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之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篇一】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只需注意在估算时,要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使其变成整十整百数后,再估算。
【篇一】图形的运动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篇一】多位数乘一位数 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篇一】之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三年级下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 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方向:指东,西,南,北等方位。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