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四两句,抒发“行人”于松亭晚眺之中突然唤起的一种油然而生的乡情,实际也在表达对于稚川山水的盛赞。“行人无限秋风思”,是稚川山水给予“行人”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发。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正写稚川山水,是行旅之中偶值的一番景色。这景色似乎寻常,然而,设身处地站在“五月”“行人”角度,就会发现它的佳处。
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前后相映,构成一幅意境淡远的松亭晚眺图,含蕴著稚川山水给予异乡“行人”的 *** 和美感。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赏析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
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题稚川山水》注释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 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2、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
3、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
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
题稚川山水 【作者】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所咏山水,或在两地中某一处。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
原文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出自唐代的《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译文及注释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