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4)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阳性。
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在外科急腹症中占首位,所以麦氏点压痛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麦氏点的位置是位于肚脐。阑尾麦氏点是人体解剖上一个固定的位置,具体的位置是位于肚脐,以及右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的交点,肚脐的位置很好确定。髂前上棘,对于正常人而言,是指右侧腹股沟区域比较凸起的那个骨头的位置。
麦氏点就是阑尾点,是指阑尾在解剖学上的体表投影位置,具体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是《护士实践能力》第三章的内容。
【答案】: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胆囊点位于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胆囊点压痛见于胆囊炎。脊肋角为背部两侧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
【答案】:B 阑尾起于盲肠根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是。麦氏点位于腹部,躺平的时候位于脐部和髂前上棘连一条线,更有利于寻找,不舒服是躺平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麦氏点就在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的地方,通常是阑尾的投射的地方,是阑尾点。
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兰氏点,在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答案】: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胆囊点位于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胆囊点压痛见于胆囊炎。脊肋角为背部两侧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
麦氏点,是指在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1)胆囊点位于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胆囊点压痛提示胆囊病变。(2)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此处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
麦氏点的名词解释如下:指金属热加工时在材料中形成的无规晶粒区域。具体来说,当金属处于高温状态下进行变形时,开始有一些晶界开始消失,所以就会生成一些具有无序晶体结构的晶粒,在这些无序晶粒周围是所谓的M点。
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是指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的地方,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在外科急腹症中占首位。检查 *** 阑尾位于右侧髂窝,呈蚯蚓状,开口于回盲瓣内下方5 cm处的盲肠,附着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检查 *** 阑尾位于右侧髂窝,呈蚯蚓状,开口于回盲瓣内下方5cm处的盲肠,附着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Mc Burney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慢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1、【答案】: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胆囊点位于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胆囊点压痛见于胆囊炎。脊肋角为背部两侧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
2、(1)胆囊点位于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胆囊点压痛提示胆囊病变。(2)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此处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
3、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点上;压痛提示阑尾炎。胆囊点在右肋下部;按压时让患者吸气,出现疼痛叫墨菲征阳性,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
4、【答案】:B 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是胆囊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的是麦氏点。
5、麦氏点:位于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兰氏点:位于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右1/3交界处,其位置比麦氏点位置偏中及偏下方。
6、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在外科急腹症中占首位,所以麦氏点压痛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