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水星的资料关于水星的资料有哪些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中国古称辰星,西汉《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属水,将其命名为水星。
2、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为辰星,有着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轨道偏心率。它每896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而每公转01周同时也自转3圈。
3、资料水星,中国称为辰星,是太阳系最内侧和最小的行星[a],但仍比月球大1/3。在太阳系所有的行星中,水星有更大的轨道离心率和最小的转轴倾角,每8969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水星每绕轴自转3圈时也绕着太阳公转2周。
4、水星有一个主要由铁和镍构成的核,水星幔和壳的主要成份则是硅酸盐。它是太阳系含铁量更高的行星。水星上没有液态的水,但1991年在其北极地区观测到一个亮斑。
1、水星只有℡☎联系:量的大气。水星的大气极其稀薄。..金星和水星一样,是太阳系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天然卫星的大行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中没有“月亮”,最亮的“星星”是地球。
2、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称为辰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3、水星是大家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只比月亮大一点,是最贴近太阳的行星,大白天温度能够做到430℃(800华氏度),但事实上它并并不是最热的行星,金星要比它热得多。水星是一颗岩石行星,也被称作陆地行星。
4、水星外貌如月,内部却像地球,也分为壳、幔、核三层。天文学家推测水星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其中心有个比月球还大的铁质内核。
5、水星的特点:水星被称为“第二地球”,是外部由岩石构成的直径约4880千米的类地行星,密度和地球几乎相同,其内核被认为是占水星半径四分之三的巨大铁核。
水星日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年”时间最短,但水星日却比别的行星更长,水星公转一周是88天(以地球日为单位)而是自转一周是5646天(地球日),地球每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而水星自转三周才是一昼夜。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为辰星,有着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轨道偏心率。它每896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而每公转01周同时也自转3圈。
水星,中国古称辰星;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为水星。
科学家认为水星一开始的大气也和地球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水星本身体积较小,离太阳又近,其引力不能维持其大气层,导致大气层被太阳风吹散。陨石坑以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的名字命名。山谷以天文台的名字命名。
最小的行星随着冥王星被移除出太阳系行星,水星成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直径约为4880千米。水星的大小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卫星,如木卫三和土卫六的直径均大于水星。
水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为辰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更大,比冥王星小的轨道偏心率,每896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而每公转01周同时也自转3圈。
资料水星,中国称为辰星,是太阳系最内侧和最小的行星[a],但仍比月球大1/3。在太阳系所有的行星中,水星有更大的轨道离心率和最小的转轴倾角,每8969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
在水星漆黑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明亮的金星和地球。水星极其稀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从太阳风中俘获的气体组成的,其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2%。主要成份为氦(42%)、汽化钠(42%)和氧(15%)等。
水星主要的成份是金属。水星由大约70%的金属和30%的硅酸盐组成,以致密度较高。平均密度是5430kg/m;略℡☎联系:地小于地球密度,却比金星大。地球高密度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压缩了地球的体积。
水星,中国古称辰星;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为水星。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